2023年以来,受碳酸锂价格下跌影响,钠离子电池在成本上的短期竞争优势不再,钠电池产业化似乎也遇到了一定的阻碍。
“锂电的产业发展到现在,有它的自身的逻辑,然而钠电也有它自身的逻辑,”近日,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、博导/武汉天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建涛接受马里亚纳「大咖说」栏目主理人王强采访时表示,“钠电能不能发展起来,只能说是与锂电相关,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。”
此前,行业内有个观点,将2023年定为钠电的元年,随着市场情绪逐渐回归理性,钠电这条赛道现在更多地依赖于企业的技术能力、产品的迭代能力,再叠加资金巩固以及产能布局等多方面的竞争。因此,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个新的观点,“2023年是钠电的技术元年,2024年是钠电的产品元年,那2025年可能是钠电的量产元年”。
在采访中,韩建涛老师坦言,“钠电现在处于放量的最前夕,应该在明年会有一个转变。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沉淀好自身技术,打磨好自身的产品,做好相关的工作。”
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,目前仍然是以硬碳材料为主,而韩建涛老师创办的天钠科技也是专注聚焦在硬碳负极材料方面,从2014年开始涉足钠电到2024年,可谓“十年磨一剑”。
“整体来讲的话,钠电的产业化过程中,负极实质上形成了一个明显的“短板约束”。而天钠科技一直聚焦在钠离子电池的负极上,尤其是硬碳,并逐步实现产品、技术的迭代。”韩建涛老师如是说。
以下为专访实录
王强:我们大家熟知的韩老师有两个角色,一个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,另一个则是天钠科技董事长身份。其实韩老师在电池行业经验相当丰富,包括师从“锂离子电池之父”、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oodenough教授,对锂电正极材料、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材料、全固态锂离子电池,包括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都颇有研究。韩老师您回国之后就开始对钠离子电池进行研究,并一直朝着产业化方向走,那也想借此机会向韩老师请教一下,您为什么这么看好钠离子电池?同时的话,在这个过程中您有什么心得?